本网讯 当朝阳洒落无为市蜀山镇的街巷,一群身着志愿马甲的青年学子正挥洒汗水,以画笔为媒,让古老的非遗“鱼灯”在乡村墙壁上灵动“游弋”。自7月起,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扎根蜀山镇,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为鱼灯,开展主题墙绘行动。他们用艺术诠释乡土情怀,用青春点亮文化传承,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绘就了校地协同、青春建功的动人篇章。(图为实践团队合影) 妙笔绘灯影,非遗焕新颜。实践团以承载百姓丰收、平安、吉祥祈愿的无为鱼灯为核心元素,深入挖掘其民俗内涵。学子们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将传统鱼灯文化进行创新性艺术转化。“我们希望能把鱼灯这一民俗‘翻译’得让更多人看懂、喜欢。”负责主视觉构图的2024级视觉传达专业学生陈浩然介绍道。他们在设计中巧妙融入节日元素,力求画面既展现文化底蕴,又富有亲切感与时代气息,让沉睡的非遗在墙面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图为会议讨论现场) 丹心映赤诚,汗水润乡情。盛夏蜀山,日间气温常超35℃。面对酷暑考验,实践团成员们早出晚归,每天坚持在墙前



本网讯 为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搭建文艺交流平台,让基层群众感受多元艺术魅力,7月18日上午10点,安信工“农商科创”实践团到达四铺镇红南村桥洞,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活动,用青春活力点亮乡间角落,以文化力量赋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抵达现场后,实践团成员便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演出前的准备工作中。搬运音响设备,调试话筒的声响,确认节目流程。大家分工协作,布置简易舞台、悬挂宣传横幅、摆放观众座椅,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汗水浸湿了衣背,只为将最好的舞台呈现给翘首以盼的村民们。(图为专业表演者表演场景)准备工作结束后,精彩便接踵而至。实践团邀请的专业表演者们轮番登场,为村民们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韵味悠长的传统戏曲唱腔在桥洞内回荡,一招一式尽显国粹风华,引得台下老人们频频点头哼唱;铿锵有力的锣鼓表演点燃现场气氛,激昂的节奏仿佛敲响了乡村奋进的鼓点;活力四射的拉丁舞表演则带来了别样的激情,舞者矫健的身姿、动感的韵律,吸引了众多年轻村民和孩子们的目光,现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现场氛围热闹极了。(图为实践



本网讯 为践行文化乡村振兴理念,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青白”实践团成员走进湾沚区龙尾张自然村,开展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陶艺制作与墙绘创作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深度融合,为乡村风貌提升与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图为队员们实践基地合影留念) 薪火相传,让传统陶艺焕发新生在陶艺工作室内,实践队员们利用当地黏土资源,开始制作陶罐、陶杯等实用器皿,同时融入乡村元素设计生肖摆件、民俗主题陶艺作品。团队还特别邀请王子凡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并进行陶艺制作技能培训。然而制作过程中,队员们展示自己制作的生肖图案陶罐:“原来泥巴也能变成这么漂亮的东西,真是长本事了!”实践期间,团队共同完成了12余件陶艺作品,并协助村里进行墙绘创作,助力打造特色文旅乡村。(图为队员们进行陶艺创作场景)创作过程中,队员们专注于给陶艺作品精修细节,身旁的陶坯形态各异,每一件都藏着创作者的巧思。从揉泥时感受泥土的质朴温度,到拉坯、塑形时与陶土“博弈”,再到刻画纹理赋予作品灵魂,这一路满是对耐心与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青春飞扬・基层筑梦”实践团赴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巩店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涵盖留守儿童关爱、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计算机基础技能教学和实践基地授牌等内容,展现了安信工学子服务基层的青春风采。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第一站,实践团走进巩店镇红色交通纪念馆,在交通站管理员郇子云的讲解下,深入学习了抗日英雄孙长凤、汝新亮等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重温涡北抗日根据地的烽火岁月。随后,成员们在巩店镇农业技术站负责人王付民的带领下,实地考察周边村庄,了解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实践。通过沉浸式学习,实践团深刻感悟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坚定了助力乡村发展的信念。(图为郇子云向实践团讲解)(图为活动全体成员合影)关爱留守儿童,传递温暖希望第二站,实践团来到巩店镇向阳社区,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成员们通过防溺水知识讲解、绘画课堂与计算机科普宣传,为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欢乐。活动



本网讯 全国各地目前已陆续进入高温季节,7月6日,学校工会开展“关爱职工 夏送清凉”慰问活动,让广大教职工切身感受到学校以及工会组织的关心关爱。校工会副主席樊钒、糜澜一行先后前往各学院及机关职能部门,向暑期坚守岗位的教职工表示感谢,嘱咐大家要合理安排作息,注意防暑降温,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随后为大家发放防暑降温慰问品,真正将学校的关怀送到教师心坎上。(图为部分分工会慰问现场)一直以来,学校工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开展“夏季送清凉”等关爱活动,让职工们充分感受到了学校工会的温暖和关怀,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不仅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网讯 2025届毕业生离校工作圆满结束,我校后勤管理处围绕“安全、便捷、暖心”三大目标,推出一系列贴心举措,为3000余名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赢得广泛好评,成为校园毕业季的一道温情风景。用心定制饮食服务,传递校园味道6月起,食堂特别推出“青春味道”毕业季主题套餐,精选四年来最受欢迎的校园经典菜品,毕业生凭校园卡可享专属优惠。今年首次将毕业季餐饮服务与校园饮食文化节相结合,以“食光不散场,青春正飞扬”为主题,让毕业生在离校前再次回味校园美食记忆。(图为毕业季餐饮特色活动)优化快递寄递服务,畅通离校通道快递服务中心设立“毕业行李绿色通道”,6月10日至30日期间提供全国寄件7折优惠,并配备专业打包工具和上门收件服务,累计服务毕业生3000余人次,极大简化了离校流程。强化搬运行李支持,贴心服务到位各宿舍楼均配备可循环使用的免费小推车,毕业生凭校园卡即可在宿管站便捷借用,让行李搬运不再成为难题,切实解决离校“最后一公里”困扰。(图为宿舍区域配备小推车)推进宿舍环境出新,迎接新生入住后续,



本网讯 6月23日,在芜湖市镜湖区青弋江畔举办的龙腾皖江乐动芜湖“芜湖电信杯”·2025年芜湖市首届高校大学生龙舟友谊赛暨城市龙舟文化邀请赛中,首次组队参赛的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龙舟队表现亮眼,披荆斩棘夺得赛事二等奖,为学校赢得荣誉。 (图为获奖合影)作为一支毫无大赛经验的新军,安信工龙舟队的组建与备战充满了挑战。队员们来自不同学院,多数人此前从未接触过龙舟运动。面对紧迫的备赛期,他们不畏高温酷暑,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高强度集训,从零开始学习技术、锤炼体能、培养默契,将汗水挥洒在训练场上,深刻践行了“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 (图为学练阶段)决赛日,青弋江上鼓声震天,竞争激烈。面对经验丰富的传统强队,年轻的安信工健儿们毫无惧色。发令枪响,龙舟如箭离弦。队员们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动作整齐划一,奋力挥桨劈波斩浪。比赛中段虽遭遇劲敌紧逼,但队员们凭借训练中磨砺出的坚强意志和战术执行力,在最后冲刺阶段爆发出强大能量,桨频陡增,成功晋级。 (图为赛中破浪)此次获奖是安信工龙舟队从无到有的精彩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