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在六郎镇咸保小学开展“从小学雷锋,长大做先锋”的学雷锋主题活动,拉开了学院“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的序幕。团总支书记刘荣荣、学工秘书王丹带领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为咸保小学的学生带去了一场生动有趣的雷锋精神教育课。来自英语2401班的吴慢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课程内容,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用生动鲜活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感受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课堂上,孩子们聚精会神听讲,在课后的“雷锋精神知多少”知识问答和“我是小雷锋”情景模拟活动中积极互动,踊跃分享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现场气氛热烈。(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雷锋精神)随后,志愿者们将带来的手工贴画材料分发给孩子们,教孩子们制作雷锋主题手工贴画,让雷锋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更具象。咸保小学的老师表示“希望今后还可以共建开展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点滴小事做起,做新时代的小雷锋。”(图为手工活动现场)此次活动,不仅在咸保小学孩子们的



本网讯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关于同意首期第四批48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继续运行的通知》(国知发服函字〔2025〕18 号),我校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顺利通过三年运行评估,再次获得运行资格。这标志着我校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与技术创新支持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展现了较高的服务能力和显著的成效。(通知文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展议程框架下的项目,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和创新用户更快的掌握行业动态和新技术信息,帮助其增强创新能力。我校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于2020年8月筹建,2021年10月正式获批运营。自运行以来,我校TISC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及校内各单位的鼎力支持下,面向企业和高校开展了多类型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24年12月,TISC面向企业和高校开展了多类型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组织了112场知识产权相关培训,培训人次达到16176;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寒假期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朱尚玉、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金亮、学工秘书陶涛及各年级辅导员前往马鞍山、合肥、池州、六安等地开展寒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访慰问活动。走访过程中,朱尚玉详细询问了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以及目前生活中的困难,向家长介绍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以及学校的资助政策,鼓励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争取早日成才,并送上了生活慰问品。(图为与学生及家长交流) 辅导员们也在走访过程中认真倾听家长心声,耐心解答家长疑问,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策略,集中收集困难学生家庭的诉求以及对我校资助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受访学生和家长对学校老师的帮助表示感谢,表示将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不负学校和老师的期望,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和国家的关爱。(图为学院辅导员与学生家人交流合影) 此次走访活动既是对学校学生资助“百千万工程”走访活动号召的积极响应,也是艺术设计学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本网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全面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凝聚家校育人合力,扎实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副校长汪忠国、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刘冰、副院长于凤、学院全体学工队伍赴宿州、阜阳、安庆、合肥、芜湖等地,于2025年1月至2月间开展寒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慰问走访工作。(图为校、院领导对困难生家庭进行慰问走访)(图为各年级辅导员赴困难生家庭走访)走访过程中,各辅导员与学生、家长近距离沟通,从细处入手,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成长环境和生活经济情况,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思想动态、行为表现、生活习惯及学习情况,并系统解读了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多元资助政策,引导学生坚定求学决心。在交谈中,辅导员还详细解答家长关心的职业发展问题,比如当前考研、考公、考编形势与客观要求,宣传大学生应征入伍和西部计划优惠政策,为学生未来走向提供多样选择。长期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坚持每年寒暑假走访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持续多措并举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



本网讯 2025年2月5日,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及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2024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在这一权威榜单中,我校凭借出色的科研创新实力,在众多省内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中脱颖而出,排名实现了显著提升,从去年的第42位跃升至第39位,成功迈入安徽省发明专利排名前40的行列。(图为2024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我校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直致力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科研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研投入,优化科研管理体系,激发师生的创新活力。在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我校的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稳步前行,并在多个领域收获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已累计授权专利2965件,其中发明专利458件,面向企业开展专利成果转化622次。在2024年,我校的1项发明专利在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荣获银奖,另有1项发明专利在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



本网讯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学校于1月14日召开2024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暨二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学校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集中表彰2024年度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系统谋划2025年重点工作和“十五五”发展规划。全体校领导、校长助理、中层管理人员、各单位助理和业务主管、各教研室和实验实践中心负责人以及受表彰教职工代表、教代会代表等参加。副校长李震主持会议。(大会现场)(副校长李震主持会议)校长吴敏首先作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度重点工作主旨报告。他指出,2024年是学校硕士单位建设元年,全校上下蓄积开局之势、汇聚开局之力、展现开局之为,聚力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突破发展,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师资队伍与团队建设、服务保障和校园安全等方面取得了亮眼的“发展成绩单”,进一步奠定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吴敏表示,2025年是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是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更是学校实现新提升、取得新突破



本网讯 近日,“超星杯”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已圆满落幕。在此次大赛中,我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梁美玉团队凭借《FPGA原理及应用》课程荣获全国二等奖,管理工程学院周可团队的《会计学原理》课程以及孙婉竹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分别荣获优胜奖。这一成绩刷新了我校在该赛事上的历史记录,展现了我校在混合式教学设计方面的优秀实力。(教师获奖文件)自2024年6月大赛启动以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务处积极组织教师参赛。经过教师报名和学校组织选拔,最终推选《FPGA原理及应用》《会计学原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三门课程参加全国复赛。学校还特别邀请了校外专家指导教学设计,协助说课视频录制、授课教学实录等赛事环节。其中,梁美玉团队的《FPGA原理及应用》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并结合AIGC工具。针对学生“两强两弱”的学情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三不足”“一脱节”痛点,团队提出了“七化”课程体系、“三阶段八步”教学流程、“三层”递进式实践探究模式以及全过程考核评价方式,打破了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