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弘扬优良学风,助力学子明确考研方向,5月22日下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艺术楼会议室举办以“学风承赓续 研途启新章”为主题的考研经验交流会。数媒教研室主任张超、22级辅导员王大婷及数媒专业备考学子齐聚一堂,共话考研经验,共绘成长蓝图。(图为交流会现场) 前辈领航:以经验照亮前行之路交流会上,数媒专业4位优秀考研学子代表结合自身经历,从择校策略、复习规划、心态调整到复试技巧等环节倾囊相授。2021级跨考至安徽大学的刘思涵以“勇敢与努力”为核心词,强调“精准定位目标院校,科学分配时间权重”的重要性;录取至浙江传媒学院的张若冰分享了备考中“择校经验与复习框架构建”的实战方法。计算机专业上岸的梁丽同学注重将择校与未来就业相结合,鼓励学弟学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李木子同学凭借出色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考取了墨尔本大学。她鼓励学弟学妹们要勇于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她分享了在准备雅思考试和留学申请材料过程中的详细计划,提醒学弟学妹们要以好的心态去



本网讯 为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创新反诈宣传教育形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于5月21日下午在A32一站式活动社区成功举办首届“反诈同台演,防诈青春行”校园反诈情景剧大赛决赛。本次活动由校保卫处联合管理工程学院、梧桐雨创研社共同承办,通过情景剧展演、知识互动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校院领导、公安干警代表及3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图为活动开场)出席本次比赛的嘉宾有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汪忠国、芜湖市公安局湾沚分局东湖派出所所长鲍谦、刑侦大队副队长范琨祥,财务处处长李绍宏,学生处副处长、团委书记随小莉、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陈巧巧、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于凤、保卫处处长助理王竹。(图为出席的嘉宾及评委老师)汪忠国为比赛致开场辞,他指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严峻,校园反诈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本次活动作为构建“三全育人”安全体系的重要实践,通过青年学子的创意将反诈知识转化为鲜活教育场景,既是能力展示,更是安全防线建设。他针对校园反诈工作提出三点期望:一要以赛促学,筑牢



本网讯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升同学们的文明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学校于5月21日下午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办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主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学生处副处长叶克军作为主讲人,第九期青马班全体学员参加。(图为讲座现场)讲座伊始,叶克军带领大家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鼓励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努力学习,敢于奋斗敢于拼搏,通过数据展示教育发展现状,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大,再加上人工智能对就业带来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显著提升,因此亟待培养核心素养。他通过介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对比国外核心素养框架,引出全球最为关注的7大核心素养。随后,他介绍了校园“八大文明”培养体系,包括思想文明、课堂文明、宿舍文明等,从纪律、学习、生活等多方面规范学生行为。同时,详细解读素质养成评价体系,内容涵盖政治、道德、法纪、身心、人文五大素质,并通过每学期百分制评价,量化考核与评议结合,激励学生全面发展。接着他列举了校园内的违纪案例:考试违纪、校园偷窃等,



本网讯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红色家风文化,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以“感恩母爱传家风,红色基因润初心”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场融合党性教育、家风传承与感恩实践的特色党日活动,通过“红色家书共学和一封家书致亲爱的母亲”两项活动内容引导同学们厚植家国情怀,筑牢信仰根基。(图为同学们给母亲发送问候)活动在纪录片《赵一曼:一封迟到二十一年的家书》的放映中拉开帷幕。影片以抗日英雄赵一曼烈士的家书为线索,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震撼的历史场景,再现了这位巾帼英雄的铮铮铁骨与深沉母爱,引发各支部同志强烈共鸣。活动现场还发起了行动倡议:给母亲打一个暖心电话或是发一条感恩信息,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将精选的20封感恩信制作成“初心家书集”。(图为观看纪录片)(图为刘雅文老师发言)“这既是一次亲情教育,更是一堂特殊的党课。”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刘雅文总结道,“赵一曼烈士的家书告诉我们,共产党员的深情既在血脉亲情里,更在为民奉献中。”支部将持续推进“红色家书”系列活动



本网讯 为深入推进学院学风建设,营造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5月14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于A3W301教室举办“清风拂学海,笃行筑未来”主题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华静、学工秘书卢丽娟、团总支书记刘梦莎、各年级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活动以六大主题为抓手,全面覆盖学生学习生活场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图为清风活动启动会议)活动围绕“晨风启智,早学铸魂”、“晚风静思,温故知新”、“行风逐浪,活力无限”、“班风深耕,课堂笃行”、“学风共进,学霸传薪”、“舍风破浪,筑梦信工”六大主题展开。其中,“晨风”聚焦早自习规范化管理,引导学生养成自律习惯;“晚风”强化晚自习效率,推动知识巩固与反思;“行风”依托第二课堂,通过科创竞赛、文体活动激发学生潜能;“班风”严抓课堂纪律,倡导“无手机课堂”等举措提升学习专注度;“学风”通过“学霸传薪”经验分享会及“小先生”招募计划,搭建朋辈帮扶平台,以优秀带动成长;“舍风”将学风建设延伸至宿舍,评选“学习型宿舍”,营造互学共进的生活环境。(图为“



本网讯 为进一步推进学风建设工作,探非遗幽径,采撷文化珍宝;践劳动征程,收获岁月欢歌,5月13日清晨,由学生处主办、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承办的升旗仪式暨“传承非遗之光,体悟劳动之乐”国旗下思政课拉开序幕。学生处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工负责人、学工秘书、2024级辅导员、2024级全体学生及国旗护卫队共同参与其中。此次活动由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潘经健主持。(图为潘经健主持)上午7:00,国旗护卫队队员护送国旗走向升旗台,他们身姿挺拔,眼神坚毅,彰显着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全体师生面向国旗庄严肃立,行注目礼,齐声高唱国歌,嘹亮的歌声饱含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与崇高敬意。(图为升旗仪式现场)随后,在国旗下的思政课授课中,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体育教研室副主任李佳莉指出,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历史的沉淀,传承非遗文化意义重大。在新时代,非遗与体育劳动相结合,能让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探寻乐趣、汲取力量。投身体育劳动,奏响活力乐章,两者相辅相成,能让同学们深刻体悟其中的乐趣,镌刻文化自信的印记。



本网讯 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当日下午,保卫处组织物业公司服务人员在体育馆开展“防灾减灾 编织生命防护网”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实战演练增强广大服务人员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演练前,保卫处详细介绍了“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的意义,讲解了地震的成因、预报、预警信号,避险方法及自救互救技能,并科普了突发情况发生时“伏地、遮挡、组织疏散、逃生、互救”等科学避震动作,引导掌握正确的防灾知识。(图为保卫处讲解防灾减灾知识)随后,组织开展模拟地震突发情形,组织员工快速、有序撤离楼层至空旷区域集合,全面检验学校的应急响应能力。(图为演练现场)(图为活动合影)学校以此次演练为契机,继续加强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为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